• 学生入口
    • |
    • 教职工入口
    • |
    • 校友入口
    • |
    • 访客入口
    • |
    • 信息公开
    • 学生入口
    • |
    • 教职工入口
    • |
    • 校友入口
    • |
    • 访客入口
    • |
    • 信息公开
    •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历史沿革
      学校章程
      鲁大标识
    • 组织机构

      党委办公室
      纪委机关
      党委宣传部
      党委统战部
      工会(妇委会)
      团委
      发展规划处
      人事处
      教务处
      科学技术处
      社会科学处
      服务新旧动能转换办公室
      研究生院
      学生工作处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财经处
      审计处
      后勤处
      资产处
      实验室管理处
      基建处
      保卫处
      离退休工作处
      继续教育学院
      创新创业学院
      法律事务室
      图书馆
      博物馆(档案馆)
      教育信息技术部
      汽车技术实习中心
    • 院部设置

      马克思主义学院
      人文学院
      新闻与传播学院
      区域国别学院
      外国语学院
      盈科法学院
      教育学院
      体育学院
      商学院
      数学与统计科学学院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交通学院
      蔚山船舶与海洋学院
      水利土木学院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集成电路学院
      食品工程学院
      园艺学院
      水产学院
      艺术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
      张炜文学研究院
      滨海生态高等研究院
    •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国际学生教育
      继续教育
    • 科学研究

      人文社科
      自然科学
    • 学科建设

    • 合作交流

      服务地方
      国际交流与合作
      基础教育集团
    •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继续教育招生
      学生就业指导
    menu
    close

    鲁大故事

    鲁大故事

    苗月宁:春风化雨润桃李
    日期:2018-05-25 阅读:
    打印

    从初登讲台至今日,十几个春秋悄然流过,弹指一挥间,但从事教育的初心未忘,站在讲台上的激情仍在,用爱与责任照亮教育之路的梦想仍在继续。优秀教师的标准是:“淡定,从容显现的儒雅;执着,大爱流露的境界。”十几年来,虽然平台更换,站过不同的讲台,但是从未中断过自我成长,一直坚持提升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不但给学生呈现精彩的课堂,更是用爱与责任教书育人,关爱他们,用自强不息的正能量影响他们,在课堂之外尽量用自身微弱之光影响他们走上一条光明之路。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三乐也。”当初选择站在三尺讲台,与粉笔课件做伴,与黑板教室为伍,也就选择了付出与艰辛、爱心与责任。爱是教育的灵魂,十几年的讲台生活,无论面对的学生是高中生,还是大学生,我都将真心、爱心、关心和耐心奉献给一个又一个年轻求知的心灵,每当他们学习上困惑、心灵上迷茫,或是金钱上短缺时,我都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对我来说,付出是一种快乐。十几年来,不忘初心,换得的是学生给予我的一次又一次的感动。当带的第一届学生久未联系,集体在网络上找我时,当节假时收到一个又一个来自天南海北的短信问候时,当上课前学生悄悄送了一杯菊花茶时,当看着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取得更大成功的捷报传来时,我都深深觉得自己的付出和坚持是有意义的,当初的选择是对的。马克思曾在十七岁《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说:“如果我们选择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困难就不能把我们压倒,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的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对我来说,选择教育事业,就是选择为学生的幸福而劳动,这个职业是辛苦的,也是快乐的。不管在讲台上站了多久,走了多远,我都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用爱与责任之光照亮教育之路。

    爱与责任是教育之基石,但绝不是教育之全部。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成为学生心目之中的良师,除了要具有人格魅力外,还要有丰富的学识魅力;不但给他们呈现精彩的课堂,而且能旁征博引,讲述引人入胜。因此,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做“学习型”的教师,不断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也是我一直以来的追求。

    首先,在专业方面,努力钻研,从未止步。我深知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的道理。但是,希望自己是一条流动的河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阅读、思考,使自己这条河流时时有源头活水涌来,能带给学生新鲜的知识,教给他们以新的视角思考,来点燃他们内心的火花。

    在专业知识之外,我也注意学习和吸收其他学科的知识,刷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一直在成长的路上。现在是新媒体时代,互联网和手机的普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而大学生就处在接触新媒体的前沿,他们可以共享全球的某些教育资源,甚至参与全球话题的讨论。在这种背景下,和其他传统教师一样,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从机遇上来说,我的成长有了更好的资源,网易公开课、慕课平台等,丰富的教学资源带来了全新的教学模式的改革,我们可以通过新媒体向学生传道授业。从挑战上来说,我也面临着学生接触的信息菁芜并存,自己和学生使用的不是同一个话语体系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采取学生在哪里,我就去哪里的策略方针,积极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需求,不仅学习新知识,且不断学习信息时代的新技术。只有跟上时代的潮流,才能引领学生前进的方向。

    如同相信自己的孩子一样,在学生面前,我选择给予他们坚定的信任。在他们做错的时候,在他们失败的时候,我不会冷言冷语,更不是漠然置之。我相信年轻就有无限可能,相信他们身上带着等待我们点燃的火种,他们身上有不竭的动力。做一个有远见的教师,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有了完美的过程,教育自然有无憾的结果。教育的作用是什么,我认为学生如一棵不断成长的苹果树,老师在一旁关注、期盼和守望,清除树旁边的杂草和害虫,在狂风暴雨即将来临之时,去保护树不至于被吹歪,而不是机械灌输,更不是拔苗助长。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的话言犹在耳,十几年的付出,虽然得到了学生的一些认可,但我深知一名教师的光荣与责任。讲台给我提供了一片自由翱翔的天空,我将继续用我的爱心与责任、热情与奉献,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做一个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学习型”人民教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