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入口
    • |
    • 教职工入口
    • |
    • 校友入口
    • |
    • 访客入口
    • |
    • 信息公开
    • 学生入口
    • |
    • 教职工入口
    • |
    • 校友入口
    • |
    • 访客入口
    • |
    • 信息公开
    •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历史沿革
      学校章程
      鲁大标识
    • 组织机构

      党委办公室
      纪委机关
      党委宣传部
      党委统战部
      工会(妇委会)
      团委
      发展规划处
      人事处
      教务处
      科学技术处
      社会科学处
      服务新旧动能转换办公室
      研究生院
      学生工作处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财经处
      审计处
      后勤处
      资产处
      实验室管理处
      基建处
      保卫处
      离退休工作处
      继续教育学院
      创新创业学院
      法律事务室
      图书馆
      博物馆(档案馆)
      教育信息技术部
      汽车技术实习中心
    • 院部设置

      马克思主义学院
      人文学院
      新闻与传播学院
      区域国别学院
      外国语学院
      盈科法学院
      教育学院
      体育学院
      商学院
      数学与统计科学学院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交通学院
      蔚山船舶与海洋学院
      水利土木学院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集成电路学院
      食品工程学院
      园艺学院
      水产学院
      艺术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
      张炜文学研究院
      滨海生态高等研究院
    •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国际学生教育
      继续教育
    • 科学研究

      人文社科
      自然科学
    • 学科建设

    • 合作交流

      服务地方
      国际交流与合作
      基础教育集团
    •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继续教育招生
      学生就业指导
    menu
    close

    鲁大故事

    鲁大故事

    【2022年度51吃瓜_巨乳九儿_黑料不打烊_欲梦露点_hentaicartoon“最美教师”】苑宏宪:勤于实践 勇于创新
    日期:2022-09-21 阅读:
    打印

    苑宏宪,土木工程学院工程管理系副主任,主持省部级教改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项、校级教改项目2项,参与其他各类教改课题多项;撰写教改论文和教学典型案例多篇;获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精品课程1门,主讲线上共享课程1门;指导学生参加各类比赛获得省级以上奖项20余项;出版专业教材1部。

    从事教育工作近20年来,苑宏宪精心准备每一堂课,通过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思辨地分析建筑市场和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结合《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经济学》《工程项目管理》等专业课程,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前沿探索,形成4篇教学总结和教学案例。在课程教学方面,敢于创新改革。他带头组建《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团队,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积极开展MOOC教学探索,完成《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慕课制作与上线运行工作。2019年1月,该课程被山东省教育厅认定为“山东省成人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数字化课程精品课”。2022年,该课程在教育部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首批上线运行。

    他善于激发团队教师斗志,组织教学团队协作共赢。自2017年起,以智慧树MOOC为切入点,带动教研室全体教师开展慕课制作、运行,教材编写,教改项目申请,教改论文撰写,实践教学模式探索等工作,积极发扬每一位团队成员的特长,引导青年教师前进。五年精诚合作,团队获批各级别教改项目6项,教改论文3篇,出版和待出版教材4部,指导学生获得省级以上比赛奖项50余项。

    苑宏宪积极奉献社会。近五年来,围绕烟台市社会发展大局,与九三学社同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积极上报社情民意,撰写党派提案8篇,涉及社会生态环保、社会经济发展、社会民生、农村农业发展、社会人才培养等方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