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入口
    • |
    • 教职工入口
    • |
    • 校友入口
    • |
    • 访客入口
    • |
    • 信息公开
    • 学生入口
    • |
    • 教职工入口
    • |
    • 校友入口
    • |
    • 访客入口
    • |
    • 信息公开
    •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历史沿革
      学校章程
      鲁大标识
    • 组织机构

      党委办公室
      纪委机关
      党委宣传部
      党委统战部
      工会(妇委会)
      团委
      发展规划处
      人事处
      教务处
      科学技术处
      社会科学处
      服务新旧动能转换办公室
      研究生院
      学生工作处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财经处
      审计处
      后勤处
      资产处
      实验室管理处
      基建处
      保卫处
      离退休工作处
      继续教育学院
      创新创业学院
      法律事务室
      图书馆
      博物馆(档案馆)
      教育信息技术部
      汽车技术实习中心
    • 院部设置

      马克思主义学院
      人文学院
      新闻与传播学院
      区域国别学院
      外国语学院
      盈科法学院
      教育学院
      体育学院
      商学院
      数学与统计科学学院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交通学院
      蔚山船舶与海洋学院
      水利土木学院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集成电路学院
      食品工程学院
      园艺学院
      水产学院
      艺术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
      张炜文学研究院
      滨海生态高等研究院
    •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国际学生教育
      继续教育
    • 科学研究

      人文社科
      自然科学
    • 学科建设

    • 合作交流

      服务地方
      国际交流与合作
      基础教育集团
    •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继续教育招生
      学生就业指导
    menu
    close

    鲁大故事

    鲁大故事

    WrightOcean蓝海队:愿乘长风 破万里浪
    日期:2019-07-03 阅读:
    打印

    2019年4月17至21日,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在浙江绍兴举行。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机器人创新实验室的WrightOcean蓝海队经一年的砥砺奋进从全国五百多个高校代表队中脱颖而出,斩获仿真3D组全国冠军及标准平台组全国三等奖,取得历史性重大突破。

    机器人创新实验室的每一位成员都是通过面试选出,经过大一大二两年的历练后走进赛场。刘一凡带领由四名成员组成的仿真3D组,陈虎带领由五名同学组成的标准平台组参加了本次比赛。

    在仿真3D组的比赛中,蓝海队一路势如破竹,在击败了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7支强队后以小组第一的战绩顺利杀进前八强。在八进四的循环赛中,又以全胜的优势毫无悬念地闯进前四强。半决赛中,蓝海队遇到了卫冕冠军南京邮电大学。刘一凡说:“面对这场比赛,我们实在是很紧张,如果输了,最多就只能得个第三了。南京邮电大学确实是个强队,实力跟我们不相上下,对这场比赛大家心里都没底。”但是队员们调整了心态,反复观看了对方的参赛视频后,连夜积极调试比赛数据,商量对策。在第二天的比赛中,在对方先进一球的不利战况下,他们顶住了压力。经过三轮激烈的角逐,蓝海队以2:1击败了南京邮电大学。在接下来的比赛中,蓝海队一往无前,以3:0的绝对优势大胜南京大学,夺得了仿真3D组的冠军。

    蓝海队在标准平台组的比赛中取得了全国三等奖的佳绩。相比来说,标准平台组的经历更加曲折。刚到比赛场地,队员们就发现一个大问题:我们学校的场地是尼龙线编的草坪,比较软,而比赛场地中的草坪类似于真的草,很硬,我们的机器人适应不了场地的变化,在运动方面受到的影响很大。队员们根据情况变化不断修改程序。在第一轮的比赛中,蓝海队遇到了北京科技大学这支强队。回忆起当时的赛况,陈虎说:“四十分钟的比赛,对机器人齿轮的磨损非常大。我们的机器人本身就比较老,跟人家的比硬件条件一般。并且我们的机器人数量也不多,只有四台。再加上比赛间隔太短了,被送修的机器人还得不到完全的恢复,又没有可替换的机器人。后两场比赛打得异常艰难。到最后一场比赛,我队已经没有能正常上场的机器人了。幸好与我队一直保持交流合作的上海交通大学借给我们一台机器人。”两轮厮杀后,蓝海队1:1与长安大学战平。小组赛结束后是更加严峻的淘汰赛。“淘汰赛要是输了,今年的比赛机会就到此结束了,所以大家都很紧张。我们分析了我们的对手——华东师范大学的战术,根据他们的进攻方式临时修改了我们的程序。当天晚上我们开始忙碌,先是小组讨论,然后又分工各自改代码, 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三点。”陈虎说。遗憾的是机器人因故障并未发挥出原有的水平,蓝海队最终止步12强。但蓝海队凭借精彩的操作,展现了较高的技术水平,被授予“最佳表现奖”。

    赛场上的相互帮助来自多年的交流协作。自2013年参加比赛后,我校就一直与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这些经常参加比赛的学校交流经验。陈虎总结说:“说实话,我们彼此之间比较了解。在场下测试时,上海交大在调试动作的时候一直调试不出来,他们也找我们交流。同济大学也与我们有合作方案,一起打配合。”

    漫长的一年准备期在艰巨的任务和不断升级的挑战面前是那么短暂。陈虎说:“所有的代码都是赛前调试好的。我们需要尽可能地完善,每进步一点,就多一点对比赛的信心。比如,在机器人视觉方面,我们加入了最近很火的人工智能和神经网络。这项技术的识别效果更好。在机器人运动方面,我们创新了驱动引擎。另外,这项比赛的规则越来越严格,对我们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推动我们寻求突破。”刘一凡感慨地说:“计算机这个行业,技术更新太快了。我们刚刚实现一个新技术,可能就会有其他队伍创造出更完善的项目,而且应用得更好。所以,即使有一年的时间做准备,我还觉得不太够。”

    “这次比赛让我接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实验室也给了我很多锻炼机会。对将来的就业、考研都很有帮助。”陈虎感慨道。比赛中的收获很大,但两位组长都认为比赛之外的结果更重要:“能够与队员们一起合作一起奋斗,这样的经历是很难得的。不论如何,想到这一点都会觉得很欣慰。”

    “团队合作中最关键的就是与他人的交流。”刘一凡总结说。通过与他人的交流能够提高自己,推动整个集体的发展。在每周一次的交流会上,队员们讨论新想法,寻找它的可取之处和不足;当彼此的进度不同时,与进度较慢的队员共同寻找问题;在未来发展的方向不明确时,聚在一起查找资料,彼此之间进行比赛,是发现问题的最好方法。每一次交流都是进步的阶梯,每一次合作都在寻求答案的最优解。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 蓝海队以奋斗之心追逐梦想,以奋斗之我定义青春,用不断创新诠释无限美好的广阔未来。(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