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入口
    • |
    • 教职工入口
    • |
    • 校友入口
    • |
    • 访客入口
    • |
    • 信息公开
    • 学生入口
    • |
    • 教职工入口
    • |
    • 校友入口
    • |
    • 访客入口
    • |
    • 信息公开
    •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历史沿革
      学校章程
      鲁大标识
    • 组织机构

      党委办公室
      纪委机关
      党委宣传部
      党委统战部
      工会(妇委会)
      团委
      发展规划处
      人事处
      教务处
      科学技术处
      社会科学处
      服务新旧动能转换办公室
      研究生院
      学生工作处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财经处
      审计处
      后勤处
      资产处
      实验室管理处
      基建处
      保卫处
      离退休工作处
      继续教育学院
      创新创业学院
      法律事务室
      图书馆
      博物馆(档案馆)
      教育信息技术部
      汽车技术实习中心
    • 院部设置

      马克思主义学院
      人文学院
      新闻与传播学院
      区域国别学院
      外国语学院
      盈科法学院
      教育学院
      体育学院
      商学院
      数学与统计科学学院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交通学院
      蔚山船舶与海洋学院
      水利土木学院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集成电路学院
      食品工程学院
      园艺学院
      水产学院
      艺术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
      张炜文学研究院
      滨海生态高等研究院
    •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国际学生教育
      继续教育
    • 科学研究

      人文社科
      自然科学
    • 学科建设

    • 合作交流

      服务地方
      国际交流与合作
      基础教育集团
    •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继续教育招生
      学生就业指导
    menu
    close

    鲁大故事

    鲁大故事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获奖团队:长风破浪 直挂云帆
    日期:2018-09-27 阅读:
    打印

    今年的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交叉学科竞赛(MCM/ICM),我校的17支代表队参加了角逐,其中有13个队伍获奖。由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信息管理专业的张镜、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的李赫和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物理学专业的王玉同学组建的队伍凭借扎实的数理功底和高质量的数学模型从全球20602支参赛队中脱颖而出,获得该赛事的最高奖——特等奖,这是我校自2009年组队参加该赛事以来获得的含金量最高的奖项,取得了历史性重大突破,成为今年山东省唯一获得特等奖的本科院校。

    “学校之前有个参加国赛的群,群里经常会发布关于此类比赛的消息,有相同兴趣的人可以自由组队参加。当时我和李赫、张镜看到后,一拍即合,就有了我们现在的这个团队。”王玉介绍他们的团队时说道,虽然团队是临时组配的,可团队的合作程度却很高。“我们团队的合作非常默契,很少有矛盾冲突,在学术方面存在意见分歧时,我们也会借助自身的不同专业知识,进行有理有据的讨论,最后使问题完美地解决。”

    “比赛初期,我们需要对一个陌生的新项目知识构建出一个大的框架。要从头到尾把这个框架搭建起来,这个过程要求我们必须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因素,要尽可能地把所有相关的条件加入进去,这对我们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王玉向记者谈起比赛初期的艰辛。

    其实,对他们这个团队而言,最大的困难还在后面,他们团队最终放弃了E题选择了F题,即评估个人隐私成本,包括私人信息(PI)是否与私人财产(PP)和知识产权(IP)类似等十七八个问题。但因为国内在这方面的相关研究很少,可参考文献相应地也很少,所以他们必须查阅相关的英文文献和查询一些国外网站的相关资料。

    “有一次我们参考的一篇国外论文《Monetization of personal identity information: technological and regulatory framework》有80多页,因为我们的英语水平有限,只能借助翻译软件的帮助。但不同的翻译软件对有关专业名词的翻译是不同的,一旦翻译有误,就会让我们的理解有偏差,从而导致整个思路的错误。” 李赫回忆道, “刚开始的时候特别煎熬,一直忙着翻译参考文献,导致那段时间看到英文资料就头疼。但是后来当我们顺利地参考了许多国外的文献,并应用到我们的论文中时,我们内心都充满着成就感。”

    知识储备不够也是一个问题。由于他们自身专业所学知识有限,加上比赛题目涉及知识的广泛性,所以不得不加紧自学。“编程时需要用到python语言,但我以前接触的程度较浅,需要从网上查找方法,自己再通过字典学习基本语法,最后再联系前期学过的C和C++知识,才能在正式写论文时轻松应对与python的基本语法相关的问题。”张镜补充道。

    “对于建模比赛,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建立数学模型的时候要有自己的创新,不要参考网上的思路与方法,才能不被其他思路所影响。这也是我们能够获奖的一个关键。”李赫很有感触地说。

    除此之外,这次建模比赛经历还让他们认识到团队心态的重要性。因为参赛的队伍都是在一个实验室做题、讨论,而他们算是所有团队中进度比较慢的,但他们仍然做到了不被其它进度特别快的队伍影响,保持一颗平常心,“最后关头,我们团队成员配合的节奏很好,有条不紊、从容不迫,尽力地把论文的最后部分润色好。”

    他们在总结本次比赛经验的同时,也给以后要参加建模类竞赛的学弟学妹们留下了诸多建设性意见。在他们看来,首先,要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缜密的逻辑思维是最基础的能力要求;其次,参加此类比赛,尤其是美国大学生建模比赛,一定要创新,要有自己的特色,最重要的是不能抄袭,哪怕一句话一个字也要用自己的话来表达;最后,要学好英语,学好英语在什么时候用处都很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