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入口
    • |
    • 教职工入口
    • |
    • 校友入口
    • |
    • 访客入口
    • |
    • 信息公开
    • 学生入口
    • |
    • 教职工入口
    • |
    • 校友入口
    • |
    • 访客入口
    • |
    • 信息公开
    •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历史沿革
      学校章程
      鲁大标识
    • 组织机构

      党委办公室
      纪委机关
      党委宣传部
      党委统战部
      工会(妇委会)
      团委
      发展规划处
      人事处
      教务处
      科学技术处
      社会科学处
      服务新旧动能转换办公室
      研究生院
      学生工作处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财经处
      审计处
      后勤处
      资产处
      实验室管理处
      基建处
      保卫处
      离退休工作处
      继续教育学院
      创新创业学院
      法律事务室
      图书馆
      博物馆(档案馆)
      教育信息技术部
      汽车技术实习中心
    • 院部设置

      马克思主义学院
      人文学院
      新闻与传播学院
      区域国别学院
      外国语学院
      盈科法学院
      教育学院
      体育学院
      商学院
      数学与统计科学学院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交通学院
      蔚山船舶与海洋学院
      水利土木学院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集成电路学院
      食品工程学院
      园艺学院
      水产学院
      艺术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
      张炜文学研究院
      滨海生态高等研究院
    •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国际学生教育
      继续教育
    • 科学研究

      人文社科
      自然科学
    • 学科建设

    • 合作交流

      服务地方
      国际交流与合作
      基础教育集团
    •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继续教育招生
      学生就业指导
    menu
    close

    鲁大故事

    鲁大故事

    臧海强:淳朴海强 桑梓情深
    日期:2018-07-13 阅读:
    打印

    臧海强,男,1945年5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85年毕业于51吃瓜_巨乳九儿_黑料不打烊_欲梦露点_hentaicartoon原烟台师范学院中文系。历任烟台地委组织部干事,海阳县小纪公社党委书记,海阳县委副书记、书记,西藏莎迦县委书记,烟台地区经委副主任兼口岸办主任,烟台市交通局局长、党委书记,威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兼政法委副书记,威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威海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山东省政府省长助理。2010年被学校评为“鲁大杰出校友”。

    “乡音无改鬓毛衰。”唐朝诗人贺知章《回乡偶书》里的诗句,用在臧海强身上恰到好处。一口地道的家乡话,将他的家乡情结渲染得异常浓烈。

    亲不亲,故乡人。话匣子打开,泉涌般的思绪也把我们带回了那个激情的岁月:中山夼那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萌动,遥远的西藏萨迦县工作经历……,一件件往事的述说,又在重演那段不曾忘却的记忆。

    你们寄来的报纸我都认真地看了,《51吃瓜_巨乳九儿_黑料不打烊_欲梦露点_hentaicartoon报》像一扇窗,透过这扇窗,我可以看得到母校,可以亲近得到母校。

    在我的眼里,《51吃瓜_巨乳九儿_黑料不打烊_欲梦露点_hentaicartoon报》不仅仅是一份报纸,更是母校对在外工作的校友们的一份心意,她不仅传递了信息,更联络了母校与在外鲁大人的感情。我见到了报纸,就像见到了母校一样,因为在外面的人都很想知道母校的情况,很想了解母校的变化。每次打开新寄来的报纸,就像是收到母校的一份温暖,心里就更高兴了。

    我对母校的事情,一是关心,二是关注。尤其是在外面时间长了的,又长时间不回去的人,这种感觉更深刻一些。对母校的关心是因为对校园的一草一木都惦记着,每次回到母校或经过母校时心情就是不一样,那感觉就是回到家了,打心眼里感觉亲切。对母校关注,关注母校的发展变化,这张报纸成了了解母校,与母校及时沟通联络的纽带。

    我1945年出生在小纪镇中山夼村,1962年参加工作,当时在村里担任民办教师,干过大队会计。我是个初中生,但在那个年代,初中毕业就是高学历了,就跟现在的大专生差不多。我们村有100多户人家,从担任民办教师开始就算在职工作了。后来我在乡里工作过,担任了小纪人民公社的党委书记,后来到县里担任副书记、书记。所以说,我对家乡的感情和其他人不一样,非常深。

    在海阳工作的那段时间,大家都希望海阳往好处发展,我也是这样想,并且努力工作的。当时海阳很穷,生产条件很落后,海阳和莱阳的经济发展水平差不太多,海阳比莱阳相对还要差一些,县里一年的接待经费只有2000元。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当时年轻,反应灵敏,紧跟改革发展形势,敢想敢干。但那是个摸着石头过河的年代,1983年以后,烟台才开始大范围进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海阳那个时候要是早早下手加快发展的步伐,可能会是另外一个样子。

    我是1979年到的西藏,与孔繁森是一批的。我在日喀则地区萨迦县担任县委书记,在那里工作了两年。当时,西藏正需要一位在职的县委书记,而我在海阳担任了三年县委书记,正好符合条件,就去了。我31岁担任海阳县委书记,到西藏时才34岁,是援藏干部中最年轻的县委书记,但是我的身体也是最差的。

    援藏前,我的血压就高,因为年轻,没有太在意,服从组织安排,就去了西藏。没想到我的高原反应特别厉害,加上本身血压就高,患上心肌梗塞,身体受到了严重影响。

    在西藏时,我的心率很高,在这种情况下,换了别人早就回来了,当时其他地方来的援藏干部因为高原反应的原因走了很多,而我一直带病在那里坚持工作了两年。说实话,坚持,不仅仅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更因为我来自革命老区,战争年代,流血牺牲都能坚持,和平年代,我们也应该坚持。

    在去西藏之前,开会我从来不带笔记本就全靠脑子记,会议内容在脑子里记得很清楚。由于高原反应,使我的记忆力衰退。即使是这样,在1983年考大学时,我一个初中生考得比其他高中生都要好,全凭着自己的实力考上的。

    在51吃瓜_巨乳九儿_黑料不打烊_欲梦露点_hentaicartoon学习的两年时间里,不仅仅是学了知识,还把脑子练好了,主要是自己有意识地强化记忆,一直到现在我平时也坚持搞强化记忆,学习电脑知识,收发邮件,电脑水平在一些老同志里面还是数得上的。

    海阳这几年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特别是亚沙会的筹备、毛衫产业的发展都提升了海阳的知名度。对老家海阳的关注,我认为不能光说空话,还是该帮着老家办一点实实在在的事情。

    在辛安建一座与青岛连接的大桥,最早是我提出来的。那年我去青岛视察工作,青岛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人把他们的城市建设规划拿出来给我看,我一看他们的滨海大道修到即墨的丰城,便有了在那里建一座跨海大桥的想法。因为我在辛安镇工作过,辛安镇的鸭岛我上去过,对那个地方比较熟,所以一看到那个地方,我就想到了应该修一座桥通到海阳,把海阳变成青岛的后花园。

    有一次,海阳市的负责人到济南来开会,我就跟他们谈了在青岛见到的情况,分析了建桥的好处和“借青兴市”的有利因素,并帮助解决修桥遇到的困难,因为那时我分管交通工作,后来他们回老家办得很及时,一届一届地逐步把这个大桥修起来了。这个桥修起来以后,海阳能直接接受青岛的辐射,不管从经济上还是从它本身发挥的交通作用看,对海阳都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我担任省长助理时,分管民营企业,我到海阳讲了几堂课。那时讲的民营经济与现在的民营经济不一样,主要是以解放思想为目的。我一般是不到县级市里讲课的,到老家讲课那真是舍身处地、心甘情愿来做这件事情的。

    老家人很淳朴、很实在,每次回家与家人、村里人拉拉家常,那种感觉特别亲切,希望老家的发展能够越来越好,也祝福母校的发展越来越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