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入口
    • |
    • 教职工入口
    • |
    • 校友入口
    • |
    • 访客入口
    • |
    • 信息公开
    • 学生入口
    • |
    • 教职工入口
    • |
    • 校友入口
    • |
    • 访客入口
    • |
    • 信息公开
    •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历史沿革
      学校章程
      鲁大标识
    • 组织机构

      党委办公室
      纪委机关
      党委宣传部
      党委统战部
      工会(妇委会)
      团委
      发展规划处
      人事处
      教务处
      科学技术处
      社会科学处
      服务新旧动能转换办公室
      研究生院
      学生工作处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财经处
      审计处
      后勤处
      资产处
      实验室管理处
      基建处
      保卫处
      离退休工作处
      继续教育学院
      创新创业学院
      法律事务室
      图书馆
      博物馆(档案馆)
      教育信息技术部
      汽车技术实习中心
    • 院部设置

      马克思主义学院
      人文学院
      新闻与传播学院
      区域国别学院
      外国语学院
      盈科法学院
      教育学院
      体育学院
      商学院
      数学与统计科学学院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交通学院
      蔚山船舶与海洋学院
      水利土木学院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集成电路学院
      食品工程学院
      园艺学院
      水产学院
      艺术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
      张炜文学研究院
      滨海生态高等研究院
    •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国际学生教育
      继续教育
    • 科学研究

      人文社科
      自然科学
    • 学科建设

    • 合作交流

      服务地方
      国际交流与合作
      基础教育集团
    •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继续教育招生
      学生就业指导
    menu
    close

    鲁大故事

    鲁大故事

    张晓婷:我身边考研路上的两姐妹
    日期:2018-05-23 阅读:
    打印

    又到一年毕业季,对于忙碌了一年的考研人来说,不管结果怎样,只要尽力了,不后悔这一年的付出便是对自己最好的交代。而今我有幸结识了来自食品工程学院的两位杰出学姐:一位是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崔素素,另一位是考入华南理工大学的赵珊。如同她们考取的学校一南一北地域差异大,两人的性格也是截然不同,素素外向、爱动,珊姐内向、喜静;素素是学生和老师之间沟通的桥梁,忙于各类课外活动,而珊姐则喜欢呆在实验室度过相对平静、简单的生活。但在考研这场大战面前,她们的成功都得益于一个共同点——坚守。

    崔素素学姐曾是我院学生会的部长,也担任协会会长等职务,印象中的她工作起来从不含糊,一丝不苟,而生活中却又大方亲切,把我们当成亲姐妹看待,在学业和生活上给我们提供了无尽的帮助。当考研开始进入大三学生的视野时,她却被同学老师推选为学生团委书记,开始了真正意义上最为忙碌的一年。工作学习一把抓,确确实实是对她心智的磨砺!

    都说学生会的工作会影响学习,到了大三准备考研的学生基本上会退出学生会,但素素学姐却是个例外,并且做到了双丰收,那她又是如何协调规划自己的时间的呢?她说,当初自己接下学生团委书记的担子时,就为自己剩下来的大学生活做好了打算,也注定要比别人走得更艰辛,但她坚信,三年的学生会工作锻炼了她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习能力、抗挫折能力,使她成为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

    自开始准备考研,素素就意识到自己的总体学习时间要比别人少很多,所以提早进入学习状态,抽零星时间去图书馆学习,虽然手机消息不断,老师的电话也是隔不久一个,身兼重任就不得不在仅有的时间内取得最高效的学习效率。即使在时间不够的情况下,她还是把该完成的任务认认真真地完成,很多人重复刷题耗费了相当多的时间,而她只是摸清所考院校的出题规律,抓住了重点内容重点掌握。因之前学院里没有报考哈工大的学长,她便竭尽全力从各种渠道获取资料。对于选择考研的学校,可能是考研路上最纠结的问题,而她却玩笑般地说当初选哈工大只是看中了东北天气凉爽,四季分明。看似轻而易举的选择背后一定是一个人综合素质总的体现——勇气、果敢、坚毅、情商缺一不可。

    当我问到学姐是否有过想放弃的时候,她笑着说:“那是每个考研人都经历过的绝望,暑假那段时间她永远都忘不了。由于自己天性爱动,看到原本生活节奏一致的同学做兼职拿钞票,逛街、出游放松,压抑许久的内心也曾质疑过自己的选择,经过情绪调整,才把自己从偏离的轨道上拉回原道。”

    复试逆袭对于她来说是奇迹么?安排好的复习计划因提前几日的复试被打乱,最后几天竟逼到一天之内要把四本书复习一遍,现在回想起来她感叹说:“人的潜力真的是巨大的,自己都没想到。”因复试准备得格外充分,哈工大又是复试特别早的,当其他人还在忙于准备复试的时候,她已一个人默默地前往那个从未踏入过的大门了。不出所料,面试的种种问题她都对答如流,因之前忙于学生会工作造成科研上的欠缺,但灵活作答和她诚恳的态度取得教授们的一致好评,复试一结束便以复试成绩第一名稳入哈工大。

    与她交谈,我被她由内而外散发出的真诚所感染;与她共事,更为她谦虚谨慎的工作态度所折服。考研的历程对于她来说终于画上了圆满的符号,等待她的还有更大的挑战和更广阔的天地。

    素素学姐的故事,成功诠释了服务与学习可以做到两不误并样样精彩!

    第一次见到赵珊学姐是在实验室里,与印象中的学霸的样子不太一致,她的行为举止落落大方,又急于把所有经验都分享给我,聊了三个多小时竟滴水未进。她敞开心扉,无所保留,这让我很是感动。

    赵珊学姐谈到大一时的遭遇和挫折,她也曾跟其他人一样一股脑地参加学生会的面试、社团面试却不幸都没入选,在这些小挫折下,她渐渐清楚自己擅长什么,紧接着便进了实验室跟随贡汉生老师学习做实验、写论文。她多次参加挑战杯大赛,曾以第一作者、第三作者发表学术论文,并在实验室里闯出了自己的天地。大多数人早已厌倦了实验室的无趣,她为何能坚守在这里三年时光?她说她警告自己宿舍不能久待,在宿舍里容易生惰性。再者虽然每天都重复着相同的工作,但刷平板习惯了,手停下来就难受,况且在实验室这个小家庭里,大家一起共享学习、生活,其乐融融的氛围很是舒服。对于考研,无论是谁都是从零开始,她刚开始也无从下手,深感迷茫,多亏实验室的学长们帮了不少忙,从学校选择、资料选择、以及备考经验把自己所知道的都一一传授给她。

    对于赵珊学姐来说,考研这场需要长期坚持的疲劳战对于她来说不算什么,平时比别人用心一点点,上课认真听讲,真正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值。考数学时她迷迷糊糊地以为自己做了假卷子,今年数学想象不到地简单,每道题都得心应手;反而是专业课的考试让她吃了不少苦头,历年真题重复率几乎为零,只能靠平时课上的积累,倾其所有答完整张晦涩的试卷,直到初试成绩出来那一刻连自己都难以置信。那一刻才明白,考研,只需尽人事,而后听天命,而关键在于,你尽人事的程度有多深。华工的复试来得很早,她的初试排名不是很靠前,所以提早准备复试,因在实验室里积累了大量的专业知识、经验,又有科研成绩做支撑,当之无愧取得了复试第一名的成绩。

    赵珊说复试回来本想尝试一下睡到八九点的状态,但第二天依旧自然醒习惯性地来到了实验室,完成未完成的论文,做着重复的实验,她喜欢也习惯于这种生活。回想过去的大学生活,最不后悔的事便是选择了适合自己步调的实验室,对她而言,实验室学习给予了她友谊、谦卑、踏实和渴望知识的心,看似重复的工作,却在考研复试时给予她最大信心,很多东西只有坚持到最后才越发觉得值得!

    深入了解了两学姐的故事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考研于我们青年人来说,是一件努力就能实现的梦想,相比来说这大概是世界上最划算的事了。无论最终结果如何,都不会后悔这一年的付出。考研会有终点,但人生奋斗不能有终点,在困顿中发奋,在曲折中前行,寻找最适合自己的道路,才是人生真谛。(食品工程学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