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入口
    • |
    • 教职工入口
    • |
    • 校友入口
    • |
    • 访客入口
    • |
    • 信息公开
    • 学生入口
    • |
    • 教职工入口
    • |
    • 校友入口
    • |
    • 访客入口
    • |
    • 信息公开
    •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历史沿革
      学校章程
      鲁大标识
    • 组织机构

      党委办公室
      纪委机关
      党委宣传部
      党委统战部
      工会(妇委会)
      团委
      发展规划处
      人事处
      教务处
      科学技术处
      社会科学处
      服务新旧动能转换办公室
      研究生院
      学生工作处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财经处
      审计处
      后勤处
      资产处
      实验室管理处
      基建处
      保卫处
      离退休工作处
      继续教育学院
      创新创业学院
      法律事务室
      图书馆
      博物馆(档案馆)
      教育信息技术部
      汽车技术实习中心
    • 院部设置

      马克思主义学院
      人文学院
      新闻与传播学院
      区域国别学院
      外国语学院
      盈科法学院
      教育学院
      体育学院
      商学院
      数学与统计科学学院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交通学院
      蔚山船舶与海洋学院
      水利土木学院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集成电路学院
      食品工程学院
      园艺学院
      水产学院
      艺术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
      张炜文学研究院
      滨海生态高等研究院
    •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国际学生教育
      继续教育
    • 科学研究

      人文社科
      自然科学
    • 学科建设

    • 合作交流

      服务地方
      国际交流与合作
      基础教育集团
    •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继续教育招生
      学生就业指导
    menu
    close

    鲁大故事

    鲁大故事

    任强:誓把青春献边疆 扎根基层终无悔
    日期:2018-01-16 阅读:
    打印

    任强,男,1987年12月出生,山东章丘人。2005年——2009年在我校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学习。毕业后,参加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赴新疆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吐尔洪乡工作。2010年7月,通过新疆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调至富蕴县克孜勒希力克乡党委工作至今。

    “记得有人问过我青春是什么颜色的?我说青春的色彩源于自己的选择,我选择了色彩斑斓的青春——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做一名真正的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这是任强在奔赴新疆自治区前立下的铮铮誓言。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新疆的每一天,任强都在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这一誓言。

    选择西部志愿服务 让人生因奉献而精彩

    2009年,在任强即将大学毕业的那个夏天,当看到“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横幅时,他坚定地明确了自己的志向,经过报名、资格审查和体检等选拔环节,他很荣幸地成为了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

    2009年7月5日,新疆发生了“7.5”事件,那是一场境内外"三股势力"相互勾结,精心策划组织的一起性质严重、影响恶劣的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那段时间正是任强被选拔成志愿者在家等待上往西部征程的日子,朋友亲人的顾虑,不曾让他犹豫。任强在7月25日坚定地踏上了开往新疆的列车。经过48个小时的旅程,任强踏上了这片热土,开始了他热血青春的志愿服务工作。

    志愿者首先在新疆农大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培训,培训让他们对新疆的概况和各民族风土人情有了客观的认识。培训结束后,任强被分配至新疆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开展远程教育专项志愿服务。

    在第一次见面会上,县领导考虑到基层乡镇单位条件艰苦,县城单位条件相对较好,在询问志愿者是愿意留在县上还是到乡镇时,任强毫不犹豫地说:“我要去乡镇基层。”就是这种坚定的眼神和语气,让他从县领导那里争取到了去乡镇基层这个宝贵的机会。领导告诉他乡村基层是锻炼人的地方,在基层虽然艰苦,但是会学到很多东西,有利于能力的锻炼。志愿者一行共有7人,只有任强一人得到了深入基层的机会,无疑他是幸运的。

    沿着弯曲的盘山公路,穿梭于边境线上的阿勒泰山脉之间,跨过99道弯、历经1个多小时的路程,任强如愿到达了富蕴县吐尔洪乡。那是边陲县城里最大的一个农牧业乡,有12个农业村和5个牧业村,在这17个村中只有1个汉族村,1个回族村,其余15个全部是哈萨克族村。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任强首先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语言问题。语言不通是很尴尬的,只有学会用当地语言交流才能够更好地开展工作。可是对于哈萨克语,来自内地的他之前是无从接触的。为了更快地开展工作,任强从最简单的音标学起,边写边练,遇到不懂的,就随时向他身边的哈萨克族同事请教,就这样一天几个单词、几句话地逐一掌握,他慢慢学会了哈萨克族的基本交流用语。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任强在工作上踏实奋进,自觉严格要求自己。他深知在基层自己不仅仅是一名远程专干,同时,他还有着另一个身份——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所以,任强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时刻谨记“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工作中。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他学会了如何去写证明、信息、简报、申报材料等;在亲身实践中,他学会了如何安装卫星收发器、如何调试、如何布线及远程电教设备的维护等等;在工作之余,他还广泛阅读大量书籍,及时给自己“充电”,为能更好地开展志愿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2009年的冬天,是任强来新疆后的第一个冬天,新疆阿勒泰地区发生了60年不遇的特大雪灾,给农牧民群众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志愿者在团县委的带领下,利用周末时间,走进社区及村巷街道进行铲雪开路;走入孤寡老人家里,帮助他们除去房顶厚达1米的积雪。零下20多度的严寒阻挡不了他们的行动,一次次的除雪行动,志愿者得到了当地农牧民群众的认可,纷纷对他们说 “阿合买提(感谢)”。此外,由于严寒和雪灾,给牲畜喂养造成难题,任强和其他志愿者就把不用的废横幅、床单做成饲料兜,捐献给牧民给牲畜用来盛饲料进行喂养。

    2010年4月,当玉树地震的消息传来,任强等志愿者积极向县团委建议主动进行募捐活动,县团委给予了大力支持,并协助他们走上街头开展地震募捐活动。在募捐活动中,全县划分成几个片区,任强所在的小组主要负责商业街,经过3个小时的逐门逐户宣传募捐,他们小组募捐到9000元。在募捐过程中,他们还准备了书写便签,将群众对玉树人民的祝福写在上面。

    除此之外,周末及节假日,志愿者还在团县委的带领下,经常组织一些公益性活动。例如在未成年人保护日,走上街头向农牧民群众发放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条例,公开劝募一日捐,集社会大众之力帮助贫困儿童,受到了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时光犹如白驹过隙,一年期的志愿服务转瞬即逝。在志愿服务的一年中,任强亲身体味过了酸、甜、苦、辣的别样生活,真正完成了由一名大学生向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志愿者的转变,逐渐变得成熟、稳重。

    扎根西部基层工作 让青春在基层闪光

    为了能长期地留在西部工作,2010年7月,任强参加了新疆公务员考试。通过笔试、资格审查、面试、体检,任强幸运地成为了一名西部基层公务员。此后,他更加坚定地秉承志愿者的奉献精神,以更加努力的工作态度去服务农牧民群众、以全身心的投入去贡献自己的每一份力量。

    萨尔托海,并不是一片海,而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任强所在的乡政府就坐落在这样一个地方,离县城有2个半小时的车程。辖区有9个村、2个农村社区,其中只有1个汉族村,其余都是少数民族村,其中4个牧业村。

    基层的工作是繁杂的,因为许多工作都不是专项负责,往往是身兼数职。刚开始的日子很苦,任强夜夜加班写材料、看档案至凌晨两点钟,但是付出后的回报往往让他忘却辛苦,一路向前。2011年是“十二五”起步年,也是五年一次的换届选举之年,刚开始工作的任强被抽调至换届办开展乡党委换届选举工作。对于换届选举的程序,以前从未接触过的任强,再度从点滴学起,他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充实自己的头脑。例如换届文件的起草、周报月报的上报、党员代表大会的召开流程、党代表的选举等等。由于时间短、任务重,任强放弃了过年回家团聚的机会,坚守在第一线,历经3个多月,乡党委换届工作顺利结束。

    任强表示,虽然在基层工作是艰苦的,但它也是一个锻炼的熔炉,作为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志愿者,必须经过基层的历练,才能全面提升个人综合能力,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基层公务员,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农牧民群众。

    在新疆近两年的生活里有苦有乐,任强已经在新疆这片热土埋下了深深的眷恋。今后,任强将会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去努力、去奉献、去付出,让自己的青春在基层熠熠闪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