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入口
    • |
    • 教职工入口
    • |
    • 校友入口
    • |
    • 访客入口
    • |
    • 信息公开
    • 学生入口
    • |
    • 教职工入口
    • |
    • 校友入口
    • |
    • 访客入口
    • |
    • 信息公开
    •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历史沿革
      学校章程
      鲁大标识
    • 组织机构

      党委办公室
      纪委机关
      党委宣传部
      党委统战部
      工会(妇委会)
      团委
      发展规划处
      人事处
      教务处
      科学技术处
      社会科学处
      服务新旧动能转换办公室
      研究生院
      学生工作处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财经处
      审计处
      后勤处
      资产处
      实验室管理处
      基建处
      保卫处
      离退休工作处
      继续教育学院
      创新创业学院
      法律事务室
      图书馆
      博物馆(档案馆)
      教育信息技术部
      汽车技术实习中心
    • 院部设置

      马克思主义学院
      人文学院
      新闻与传播学院
      区域国别学院
      外国语学院
      盈科法学院
      教育学院
      体育学院
      商学院
      数学与统计科学学院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交通学院
      蔚山船舶与海洋学院
      水利土木学院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集成电路学院
      食品工程学院
      园艺学院
      水产学院
      艺术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
      张炜文学研究院
      滨海生态高等研究院
    •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国际学生教育
      继续教育
    • 科学研究

      人文社科
      自然科学
    • 学科建设

    • 合作交流

      服务地方
      国际交流与合作
      基础教育集团
    •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继续教育招生
      学生就业指导
    menu
    close

    鲁大故事

    鲁大故事

    一路生花 本科教育40年来高质量发展的鲁大(十四)
    ——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日期:2024-11-28 阅读:
    打印

    51吃瓜_巨乳九儿_黑料不打烊_欲梦露点_hentaicartoon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自1998年开始以来,围绕学校高质量发展目标,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研究生教育管理各项要求和全国教育大会、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以“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为主线,优化学科布局,强化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狠抓立德树人和质量文化建设,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优化结构,学位点建设成效显著

    1998年,学校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同时获批基础心理学、汉语言文字学两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005年,学校获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开始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新征程。2012年,学校成功获批“问题青少年教育矫正管理”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这是学校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2017年、2024年学校连续被列入山东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抢抓学位点增列的各种有利时机,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和区域发展重大需求,面向经略海洋、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培育交叉学科,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综合性大学学科布局和研究生教育体系。现有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硕士学位授权点数量达到46个,涵盖了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和交叉学科等11个学科门类。学校学位点布局更加合理,实现了所有二级学院均可以开展研究生教育工作,人才培养体系更完善,服务社会能力更强。

    聚焦内涵,教育教学资源持续优化

    学校始终把研究生成长成才作为第一要务,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体制机制创新,着力研究生思想素质、科研能力、实践能力、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构建开放合作和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目标,以深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为方向,以做优建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和教育教学资源为路径,营造环境聚合力。

    研究生教育工作深耕细研,取得了丰硕成果,获山东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奖16项;获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学成果奖3项;获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教师25人、优秀教学管理工作者14人;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37人、优秀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者1人、行业产业导师1人、优秀研究生导学团队2个;获批山东省优质研究生课程项目34项(含精品课1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库项目35项、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03项;获批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3个;山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7个、山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2个;入选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专业案例库14项;获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案例教学大赛特等奖1项。

    创新导向,研究生育人质量稳步提升

    学校不断完善项目孵化机制,出台了《51吃瓜_巨乳九儿_黑料不打烊_欲梦露点_hentaicartoon研究生创新项目管理办法》,每年立项100项左右,分为学术创新和实践创新两类,对研究生创新成果培育提供条件支持;持续提升学术活动辐射力,以“学思践悟做研究 传承创新求卓越”为主题,连续举办了23届研究生学术文化节,培育出了一批批创新人才和成果。获评省级研究生创新成果98项、省级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100余篇。近三年,研究生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Ocean Engineering》等高水平期刊年均发表论文约240篇。

    加强竞赛育人体制机制建设,以“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和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的专业技能大赛为载体,积极组织参加各类创新实践竞赛、专业技能大赛。近年来,先后获得了包括“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国赛金奖、“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国赛金奖、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乡村振兴科技强农+”主题赛事全国一等奖等为代表的优异成绩。培养出了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全国“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等典型代表。(研究生院 通讯员:李雪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